奥运击缶


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奥运缶演出是一场震撼世界的视听盛宴,以下是详细介绍:

 837eeba7927509d30c5a9870e7cf8c5f.png

演出背景

张艺谋导演在策划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时,希望通过一种独特而富有中国文化内涵的方式来奏响序曲,向全世界展示中国的古老文化和热情好客,最终选择了“击缶而歌”。

缶的制作与特点

**材质与外形**

奥运缶有两种材质,分别是树脂框架、钢龙骨牛皮鼓面LED灯和大芯板贴皮框架、钢龙骨牛皮鼓面LED灯。其外形是仿照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铜冰鉴缶仿制而成,尺寸较大,呈方形,有一定的重量,外观古朴典雅,周身雕刻有细致的图案,四条腿采用瑞兽形状。

 **灯光效果**

每个缶的鼓皮周边都排列着整齐的LED灯,这是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的巧妙结合。在演出中,通过对LED灯的控制,缶面可以打出数字倒计时、各种图案和灯光变化,营造出绚丽多彩的视觉效果。

演出过程

**缶阵排列**

2008名演员手持鼓槌,站在2008面缶后,组成了一个庞大而整齐的缶阵。缶阵的排列经过精心设计,既考虑了现场观众的视觉效果,也便于演员的表演和互动。

**表演内容**

演出开始时,随着演员们有节奏地敲击缶面,缶阵上的LED灯依次亮起,组成了倒计时的数字,从10到1依次闪烁跳动,全场观众随着数字的变换齐声呼喊,将现场气氛迅速推向高潮。倒计时结束后,演员们继续敲击缶面,奏响了气势恢弘的《击缶而歌》,同时缶阵上的灯光不断变换图案和色彩,展现出各种精美的画面和文字,如“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”等名句,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人民的热情好客和对奥运的期盼。

 演出意义

**文化传承**

奥运缶演出将中国古代的“击缶而歌”文化元素与现代科技相结合,使这一古老的文化传统在现代舞台上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,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。

**艺术创新**

演出中运用了现代的声光电高科技手段,对古代的乐队演奏进行了重新演绎,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表演形式和视觉效果,为世界舞台艺术的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范例。

**奥运精神展现**

2008名演员和2008面缶的组合,象征着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年份,也体现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团结、和谐与共同参与的精神。演员们整齐划一的表演和激昂的击缶声,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团结奋进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,与奥运精神相契合。